石打丸山滑雪場本身連結著另外兩個滑雪場. 其中之一就是以新幹線可以直接連結到而聞名的Gala. 雪場基本上有三個入口, 除了最右邊的觀光口, 基本上都有免費接駁巴士可以直接抵達.
由於是周六, 又是熱門雪場, 一早就見識到絡繹不絕的人潮向售票口聚集, 9點才出發的我們當然是得跟在長長的人龍後面慢慢排隊上纜車.
(飯店大廳窗戶可以看到雪場入口處排隊買票的人潮, 左方的房屋是售票處)
(旅館櫃台拿來的1日纜車票兌換券得拿到售票口換纜車票)
這天走的是觀光行程, 一路沿著地圖右邊的纜車上到最高點在山頂上敲友情之鐘, 其實只是某姊妹市贈送的迷你破爛小鐘一個(還很難敲響).
下山的路途中發現這裡的滑道綠線的難度也稍微偏難一點, 加上還要不時閃躲滑雪的人群, 整體難度其實比起前日舞子後樂園高了不少.(兩家皆標榜初級40%中級40%高級20%)
(到處都是人的雪場啊啊啊...)
為了彌補早餐吃的不太盡興, 近中午選了一家人比較少, 也比較沒有人抽菸的店吃早午餐. 老婆還點了該店限定版的舞茸天丼,其實就是淋了醬汁灑點海苔的炸香菇飯. 如同我對一般雪場午餐的期待,其實就是不怎麼樣. 反正雪場地雷飲食店和其多, 就不多作介紹了.
隨後又去四處晃了晃. 原來這天雪場有比賽, 難怪纜車一直有人插隊(大會相關人員,選手,都可以自由插隊). 一般雪道上已經擠滿了人, Park更是要排隊排很久才能進去. 所以本來期待的Park初體驗只好改衝高級滑道玩耍了,反正看準了雪軟摔不痛. 儘管滑道人很多, 高級滑道人還是比較少的. 避開了饅頭滑道, 在觀光口附近的非壓雪滑道(中級)及中央口上方的非壓雪上級滑道都很有趣喔. 遠遠眺望山下錯落的房屋與蜿蜒而過的鐵路, 對面的山則是昨天才去過的飯士山(舞子後樂園), 視線的中間夾雜紛飛的小雪, 雪國的風情從石打丸山看來也很有意思呢.
這天住宿的旅館-榆比較大間, 位於石打丸山觀光口纜車站旁邊. 其實已經是位於滑雪場內了, 所以下了車還是得要提行李走大約50公尺的距離,才能來到入口.
這間飯店比較理想的部分是比起民宿較具有規模, 有服務人員會講英文. 另外也有一般雪場內餐廳會有的器材乾燥區可以讓滑一天雪後可以趕快把潮濕的裝被弄乾.
![]() |
![]() |
(大門口已在雪場內) |
(大廳櫃台) |
大廳本身是2樓, 3,4樓是客房區, 2樓另有餐廳,1樓是雪具租用地,乾燥室和24hr大浴場(不是溫泉)
我們住的是四樓的和式房, 有大窗戶正對雪場.看著窗外飄雪頗詩情畫意. 房間空間也很大, 櫃子裡附著4人份的棉被與床墊,想必這也是可以作為4人房使用. 另外房間內還有免治馬桶與洗手台. 然而窗戶沒有窗簾, 所以很早就會被太陽叫醒, 晚上也得撐到11點外面才熄燈, 對於淺眠的人要睡著是很大的考驗,但對滑雪一整天的旅客來說似乎是沒什麼影響.
餐點的部份份量給也很多, 比起一般雪場內的食物精緻一些, 但相較前一天住的舞子Young Mate而言美味度有遜色一些.(第一天的晚餐有明蝦及綜合生魚片, 漢堡排及沙拉, 雞肉雜菜煮(頗優), 一些花枝排魚排之類的炸物, 日式涼麵一大碗, 兩疊小菜與白飯.) 早餐的部分是十分簡陋的自助餐,簡陋的程度大概是要不是等會滑雪會消耗不少體力,否則根本不想吃的早餐。
(晚餐) |
(早餐) |
租來的雪具本身品質普普不太優, 都有一些刮痕, Binder不太合,角度也不大對勁, 偏偏我們這種大外行不太懂怎麼調整好…雪鞋也是一般陽春款式, 但是大致還算乾淨清爽, 不至於如同之前參加旅行團曾經遇過的破鞋墊之類的狀況.整體狀況比起日前的裝備讓行進掌控度降低許多。
大浴場的浴池大約可以容納4-5人同時入浴, 24小時都可以入浴頗為方便,浴場每天會派人清潔,但清潔時間不長,可能沒有將池子的水全放光了清洗,清潔度堪慮? 第2天老婆還在女湯浴池裡看到一隻不小的蜈蚣?(或長得像蜈蚣的日本怪蟲??).
這個入口雖然是唯一沒有無料巴士的入口, 但是旅館都可以透過聯繫接送旅客, 為了不要再吃一天不好吃早餐, 第二天的住宿就把早餐退掉了, 一早就離開了這間飯店.
補充一點有趣的發現, 這裡的旅館只有在check-in時登記一下姓名地址電話, 然後包括纜車票, 租雪具等都是連同房錢在check-out時才收現金喔.